儿歌的艺术特点
低幼儿童既然是儿歌的主要接受对象,他们的年龄阶段上的心理特征、审美要求以及生活方式也就决定了这一文学样式的特色。
(一)自然合节的音乐性
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上。儿歌就像音乐一样满足低幼儿童听觉上的需要,其音乐性的重要意义在儿歌中绝不亚于语义。这在摇篮歌中尤其明显。心理学家认为,低幼儿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、先天的,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跳律动,会引起低幼儿童生理的快感。儿歌之所以能在各种儿童文学文体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文学影响,原因正在于此。但是,儿歌的音乐性又不同于一般文学的音乐性。其明快自然的特性是其他文体无法相比的。
(二)天机活泼的稚拙美
没有一种文学体裁(包括儿童文学的其他文体)能像儿歌这样生动活泼,直取天然了。一首儿歌往往包含着浅显的、为幼儿能理解的内容,或单纯集中地描摹或叙述一件事情,一种现象,或于简洁又取得韵语中表明某一种普通道理,使低幼儿童在欢快活泼的情态中通信蹦跳。优秀的儿歌在浅显单纯之中蕴含着高妙悠远的神韵。古人称儿歌“天机活泼”、“真率浑成”,是“天地之妙文”,是内存“至理”的“天籁”,而这正是稚拙美所隐含的底蕴和张力,浅显而不浅薄,单纯而不单调。
(三)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
周作人:“儿童游戏,有歌以先之或和之者”,唱儿歌而不做游戏会显得单调乏味,做游戏而不唱儿歌又会觉得呆板扫兴。因此对低幼儿童来说,儿歌不仅是愉悦的,而且是实用的。唱诵戏笑总是不可分离的。所以儿歌的形式往往具有组织游戏的作用,合唱儿歌又能培养儿童自我控制和他人合作的习惯。可诵可唱,口语性强,节律感强,都可作游戏的补充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